原油:
油价近期或维持
震荡偏弱通用电气公司的油田服务机构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4月1日的一周,
美国在线
钻探油井数量337座,比前周
增加13座。
美国在线钻探油气井数量继续增加意味着未来
几个月美国原油产量可能增长。
欧洲以及印度和
巴西
疫情尚未得以控制而且有恶化之势,给需求复苏打来不确定性。
技术面,油价近期或维持震荡偏弱运行。
操作建议:震荡偏空
思路为主。
国际原油价格自3月中旬以来持续陷入收敛盘整走势当中,因市场多空消息持续处于拉锯之中。
一方面,全球
经济回暖趋势推动需求前景继续回升,另一方面,OPEC+产油国和美国页岩油产业也在谨慎地增加产量,这暂时维持了市场的平衡。
然而,基准布伦特原油与
中东原油价差拉大的状况,却正告诉投资者,全球石油市场当前的形势并没有
表面价格所显示的那么均衡。
欧盟
经济复苏寄望
三大引擎发力;①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春季经济
预测报告指出,在
新冠疫苗接种加速、疫情限制措施逐渐放宽以及
经济刺激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欧盟私人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大因素将回升,
有望成为经济复苏三大引擎,带动今明两年欧盟经济强劲反弹;②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盟经济大幅萎缩6.1%。
目前欧盟国家新冠疫苗接种顺利,令各方对欧盟经济反弹的信心增强。
根据
欧委会12日发布的报告,欧盟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分别增长4.2%和4.4%,均高于2月预测值;③负责经济事务的欧委会委员保罗·真蒂洛尼表示,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欧盟经济今年四季度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欧元区经济将在明年一季度恢复;④欧委会预测,在欧盟主要经济体中,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西班牙和法国今年经济增速均有望接近6%,
德国增速为3.4%;⑤欧盟经济复苏与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紧密相关。
欧委会预测,不包括欧盟在内,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9%,明年放缓至4.2%;⑥荷兰国际集团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表示,只要不出现意外,欧盟的经济预测看起来“非常合理”,当前整体形势比几个月前要强得多通胀担忧成真,
金价趁势崛起!全球央妈抱团囤金 5月18日,国际金价一度突破1870美元/盎司,年初曾探至1670美元/盎司附近。
在通胀不温不火的环境下,
黄金难以被关注,但如今当通胀担忧真的攀升且可能威胁经济健康时,黄金终于真正崛起,被赋予对冲通胀的属性,这就好比在20世纪70年代原油危机引燃的通胀周期那样,不过,最终通胀前景如何仍有待观察。
而亚洲部分地区疫情重新抬头以及中东紧张局势升级近期也助推了金价。
尽管今年黄金的吸引力远不如其他狂飙突进的大宗商品,但配置价值不减。
世界黄金协会
中国董事总经理王立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金饰消费需求的回暖抵消了投资型需求的下滑。
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95吨;其中,匈牙利央行购金量最大,购入63吨黄金,三倍于其之前的黄金储备,这进一步凸显了黄金在国家战略中作为避险资产和价值载体的重要性。
金价沉寂多时后再爆发 美联储曾透露,短期通胀
读数不具有可持续性,意思是,随着美国经济活动强有力地重启,物价短期内将上涨,但长期内将回落到“正常”水平。
但在CPI数据发布后,一些发表讲话的美联储官员态度与此略有不同,比如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RichardClarida)就表示,看到通胀读数感到惊讶;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RobertKaplan)则更加强硬,声称担心供需的失衡可能推高通胀。
美债收益率一开始因为CPI数据的发布而上涨,但在过去两天里已经回落。
这也是因为5月迄今,官方公布的4月
制造业、非农
就业与零售销售数据悉数弱于预期。
“市场本就认为这些数据不及3月的高位读数,但结果比华尔街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都还不如。
经济学家完全没有料到制造业、就业和零售销售如此疲弱。
强通胀伴随着弱制造业、就业和支出并不是好消息,因为当经济处于通胀和失业上升而经济增长率下降时,即处于滞胀期。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乔·佩里(JoePerry)对记者表示。
于是,一边是名义债券收益率维持稳定,一边是高涨的
通胀预期,二者相减就是对黄金价格影响最大的
实际利率。
随着实际利率走低,金价不断攀升。
目前,10年期实际利率已经跌至-0.9%,5月初则还在-0.79%的水平。
2019年后的那波黄金牛市就是得益于实际利率的大跌,这让非生息资产黄金展现价值。
斯通克斯(StoneX)欧洲、中东、非洲(EMEA)与亚洲地区市场分析师主管奥康奈尔(RhonaO’Connell)对记者表示,与其关注仍具不确定性的通胀,不如关注实际利率(名义债券收益率-通胀预期=实际利率)的变化。
实际利率当然与通胀直接相关。
黄金近期创下3个月高点,背后的驱动力不仅有实际利率,还有亚洲部分地区疫情重新抬头以及中东紧张局势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迄今投资一直稳步减少的黄金交易型产品(例如黄金ETF),但现已获得连续第6天的净投资。
至于未来通胀究竟如何变化,还要看疫情下的供给瓶颈能否缓和以及就业市场复苏程度。
奥康奈尔称,供应链瓶颈正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些品种涨幅已经较为极端。
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成本现在追了上来,中国贸易通胀也正输入西方。
此外,还不清楚当美国于9月份停止发放刺激性支票时,劳动力市场回暖的程度。